种子生产总量在全省同行业中位居前五名助力中国农业腾飞

全国招商代理热线:0451-85834588

淘金网网址
全国招商代理热线:0451-85834588

手机:13804543993

传真:0451-85834588

地址:黑龙江省五常市葵花大街465号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水稻系列
淘金网首页:李登海这样走过30年献给所有的南繁育种人
更新时间:2023-09-09 | 来源:淘金网网页版 作者:淘金网网址

  “南繁”是育种界的专用名词,是指农作物育种者利用海南的光、温、热等热带气候资源,每年9月至翌年5月进行农作物种子繁殖、制种、加代、鉴定等科研生产活动。南繁基地主要在三亚及周边地区。统计表明,50年来,国内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瓜菜等作物品种有80%以上都经过南繁加代选育,推进上述作物品种更新周期由10年以上缩短到5~7年,南繁已成为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与“加速器”。如今,南繁基地建设是国家战略工程,被寄予实现种业强国梦的奠基石。

  从1978年始,至2018年,为我国玉米产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李登海先生已经进行南繁40年。为纪念李登海先生南繁30周年,周新国(齐鲁农夫)2008年撰写了报告文学《太阳•种子•黄土地》。值此之际重新刊出,纪念并献给所有的南繁育种人。

  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之后,又一位中国杂交育种专家的名字写进世界农业科技史。他就是“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开创中国玉米栽培紧凑型发展主流道路的李登海。在上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个秋天,他一跃踏上全世界夏玉米单产历史最高纪录的巅峰,为中国在本世纪内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点燃了一束希望之光。

  享有“中国月季之乡”美誉的莱州市,濒临渤海莱州湾畔,其三山岛甚是有名,自古便有海上“三神山”之称。2008年8月8日,笔者冒着酷暑来到了三山岛,但并非是揽胜探幽,而是采访被我国农业科技界称为“南袁北李”中的“北李”。

  “南袁”,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北李”便是著名农业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

  李登海身上笼罩了太多光环,在搜索引擎只要输入“李登海”3字,一连串头衔便出现在他的名下: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莱州市农科院院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 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十四大、,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及农村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第八届、第九届山东省委委员。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身价超过10亿元,让人联想到比尔·盖茨——一个集科学家、企业家于一身的世界首富。

  《汉书·郦食其传》曰:“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是背着沉重的人口包袱搞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耕地面积仅占世界7%,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食,牵动着中国历代最高决策者的心。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用最少的投入,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粮食呢?有。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用良种!

  有识之士断言:“一粒种子能改变世界”,“控制种子者控制粮食,控制粮食者控制经济,掌握外交的主动权。”言过其实?危言耸听?否!我们脚下是超载的星球,目前世界人口已达61亿,粮食具有作为战略物资的性质。

  美国先锋种业创始人、曾任美国副总统的华莱士早在1955年说过:“近来我听到许多人谈论,但是我相信,历史学家将把利用杂交力量放在与其同等的地位。”19世纪后期,英国遗传学家比尔在不同品种的玉米间进行异花授粉,得出了所产子代要比自交系亲本更优越的结论。从此以后,玉米杂交相继采用过综合种、顶交种、双交种、三交种。上世纪50年代,单交种成为玉米杂交优势利用的主要方向。

  在杂交优势利用上,领先并且受益最多的首推美国。1940年其玉米亩产不过120公斤,到了2006年已达600多公斤,产量几乎增加了5倍。玉米产业化,美国积累了大量资本和经验。他们靠占世界34%的玉米培养种植面积,占有了70%以上的世界玉米市场,每年出口相关产品有超过40亿美元的收入。先锋种业利用作物杂交育种,称雄于国际种子市场至今(现为陶氏杜邦的子公司)。据测定,杂交优势在玉米增产的诸因素中,作用占20%~35%。正因为如此,有人把杂交玉米良种喻为“绿色皇冠上的珍珠”。国内外育种界想摘取这串珍珠的人成千上万,成功者却寥若晨星。

  李登海自1979年选育出掖单2号玉米杂交种,开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先河以来,30多年里育成的仅通过省级、国家级审定的48个掖单系列、登海系列玉米杂交种累计种植10.3亿亩,增产了1000多亿公斤玉米,并7次创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在国际玉米育种领域里实现了“零”的突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国人解决“食”的问题,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及食品安全提供了品种支撑。

  在海南岛南端的崖县荔枝沟引合村一座废弃的破烂茅屋里,夜风,从无数的草缝里钻进棚内,昏黄的油灯摇曳着,若明若暗……李登海凑近灯光,整理着试验记录。灯光下,他的面庞显得又黑又瘦。

  这是1979年2月的一个冬夜,远处传来了黎族兄弟迎春节燃放的爆竹声,李登海还没有吃饭。饥饿与困倦已毫无感觉,佳节的喜庆也与他无缘。他等待着,就像苦盼三代单传的儿子降生那样等待着。5年了,李登海为这玉米杂交种苦干了5年。10多天前,他把才收获的玉米杂交新组合“掖107×黄早4”播进了这片能鉴定他付出5年血汗的红土地。再过十几个小时,结果就会出现在他的面前。

  1966年,李登海从西由镇八中毕业,文革把他“革”回后邓村。后邓村有5000余亩土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村小麦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玉米亩产也只有150公斤左右。村民的口粮仍是大问题,收成比较好的年份,每人才吃到30公斤小麦。

  李登海回忆:“那时,生产队按工分定口粮。母亲是小脚,顶不得整劳力,挣不来高工分,我们家分到的口粮总是比别人家少,粮食也不够吃。”为了活命,李登海母子俩吃过草根、树皮、瓜叶和玉米棒芯充饥。

  少年时代苦难的日子磨练了李登海坚韧不拔的性格,孕育了他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一直把这种精神保持到现在。

  那段饥馑岁月,在他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那时,他就有一个愿望:种好多粮食,让人们都有粮食吃,不挨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愿望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轮廓——当一名农业科学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作贡献。

  莱州市是闻名全国的科技之乡,上世纪50年代,这里开展了农村科学试验活动,1958年,全国第一次农村科技工作会议就是在三山岛镇王贾村召开的。浓厚的科研氛围对李登海的影响很大。他对科研活动十分感兴趣,经常到村里的试验田和农民一起探讨科学种田的方法,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这培养了他参与农业科研的能力,表现出青年人少有的执着和热情。村领导见他肯钻研,1970年让他进了村农科队。农科队集中了全村最优秀的青年人,从事小麦、玉米、花生、地瓜等农作物的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高产栽培、耕地制度改革等研究。李登海很快成为农科队的业务骨干,1972年,他担任农科队队长。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国的一些农业考察团开始到美国考察。李登海专心于玉米高产研究,是无意间受一则美国农业资料的启发。

  李登海说:“我看到美国先锋种业的资料。那个老板也是个农民,他创建了美国最大的种业公司——先锋种业,搞玉米。当时他的玉米产量一亩地达到两千五百斤,而我们的产量是二三百斤。他给我展示了一个非常高的目标。一个农民,创建了美国的先锋种业,后来他当了农业部长,还当了国家副总统,他就是华莱士。当时我就想,我是中国的农民,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中国人也能办到。”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半坡氏族的农业文明开始,中国的种植农业已有6000多年历史,种植玉米也有530多年的历史,而美国建国只有200余年。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主席的这段话不但写在他的日记本上,也印在了他脑子里,成为激励他不懈奋斗的座右铭。李登海以华莱士为榜样,开始了玉米高产研究。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提倡取消农家种,推广杂交种,李登海就引进国内最好的玉米种,在农科队进行高产栽培试验。1972年,李登海排除阻力,淘汰了“二马牙”“小粒红”等村里种了几十年的品种,第一次试种“烟三10号”,创出夏播玉米亩产520公斤的高产纪录,全县为之震动。李登海成为十里八乡的“科技秀才”。

  从那时起,李登海便立志搞玉米育种,提高产量。然而,种是好育的吗?成千上万个育种材料经过自交分离,杂交组合会产生千奇百怪的变异,选出一个出类拔萃的良种的几率只有十二万分之一。

  1974年教育界试行“社来社去”的招生制度,村里选派他到山东省莱阳农校(现青岛农业大学)就读。学习时间虽仅一年,对他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李登海如鱼得水,秉烛达旦,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技术,写下了4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用他的话说:“真的玩命了”。

  李登海学习了土壤肥料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等理论知识,他在教室前种了一块玉米地,每天观察生长规律,分析性状特点,取得了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手资料。在这里,他首次将玉米育种理论与高产栽培实践联系起来,也知道了美国的农业技术革命。莱阳农校一年的学习生涯,开阔了他的视野,奠定了从事科学育种的信心,完成了由青年农民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跨越。

  李登海遗传育种课授课老师是刘恩训教授(鲁玉4号、鲁玉10号的选育者)。他执教20余年,不仅是知名育种专家,而且还是伯乐,他在这个乡下小伙子身上看到了希望。一个晚上,他毫不吝啬地把精心保留的美国玉米种XL80自交一代的子代给了他20粒。李登海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把这20粒种质材料播进了试验田加代分离。那是1974年夏天。

  1976年,李登海到烟台参加玉米科技攻关会议。玉米育种家于伊(烟单14选育者)的讲话深深地嵌进他的心:“玉米高产的出路在于既增加密度,又增加光合效能。要设法培育一种叶片上冲、适于密植的理想型玉米。”上世纪70年代,我国玉米育种家重组配、轻选系,重研究、轻推广。生产上采用的杂交种大多是平展叶型的,单株叶片所占空间较大,种植密度上不去。李登海虽然涉猎玉米育种时间不长,已经认识到,要提高玉米产量,就必须从选育自交系入手,培育出一种株型紧凑、适宜密植、有更多绿色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高产良种。

  这番话似灯塔,指明了李登海育种的航向。李登海把从XL80分离出来的2000多个株系中株型最理想、配合力最高的“掖107”作为重点进行稳定。但没想到,1977年发现,“掖107”有雌雄花期不遇和生育期长的缺陷。有权威人士把“掖107”判了死刑。他着了急,痔疮又犯了,在炕上趴了3天,不吃不喝。妻子张永慧端着那碗热了再热的荷包蛋面片汤送到他面前,“喝点吧,光愣熬着咋行呢?”妻子一边劝一边用筷子搅着,碗底的鸡蛋一下子露了出来。李登海眼睛顿时一亮,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高喊:“有了!有了!”言未落,人已冲出门外,钻进了试验地。

  他受到妻子动作的启发,采用割雌穗苞叶的技术,让花丝提前抽出,加上人工辅助授粉,解决了花期不遇的缺陷,“掖107”绝处逢生。紧接着,他又进行了错期播种与早熟自交系测交试验。为了加快“掖107”稳定,他毅然决然弃家离乡,来到海南进行加代繁殖,测配,“掖107”显示出很高的配合力和杂交优势。

  自从上世纪初美国遗传育种学家沙尔和伊斯特创造了培育自交系间杂交种的方法以来,给全世界玉米产量带来惊人的增长。几十年过去了,杂交玉米育种沿袭此法。现今全世界采用的玉米杂交种,有三分之二以上其亲本来源于二环系,即从杂交种选出自交系。不论学者、教授,技术员乃至农民,大多采用此法选系配种。

  玉米育种家的优势在两个方面:第一,成功的机会与进行试验的数目成正比。谁占有材料多、选系多、组合多,成功的几率就高。第二,谁亲临田间观察的现象多、经验丰富,谁就会在茫茫绿色海洋中发现奇迹。李登海说:“搞玉米育种很难,光靠吃苦和撞大运不行。多少演算纸也算不出一个良种,条件再优越的实验室也代替不了酷暑严寒。如果你不甘心做一个庄稼汉,像养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年年月月伺弄它,机遇随时可能从你身边溜走。”

  为了选定新型自交系和加速良种繁殖,李登海象候鸟般跋涉于莱州和海南岛之间。在海南岛繁种的最初几年,吃的是家乡带去的干萝卜丝加窝窝头,住的是四周无遮挡的茅草棚子。白天,汗流浃背。夜晚,蚊子叮咬。特别是万家欢聚的春节,李登海还在地里忙着授粉呢!

  莱州——海南,八千里路;后邓——三亚,辞冬度夏。李登海和他的伙伴们毫不喘息地追逐着南北“两个”太阳。常规选定一个自交系需四五代,再加上组配二三代,就要六七年时间。李登海通过海南和温室加代,两三年即可育出一个品种。玉米生长期一般为90~120天,他们每年9月到三亚播种一季,11月再播一季,来年2月再播种;5月收获后,李登海就带着海南培育的种子和团队赶回莱州,正好赶上夏播。这样一年繁殖4到5个世代,不停地种和收。从1978年至2008年,李登海已经连续30个春节在海南岛育种基地度过,硬是将30年变成了100年。正如一位诗人所赞:他一年拥有三个秋。

  1979年春,李登海在海南测出“掖107×黄早4”的发芽率后,马不停蹄赶回了后邓村。为了探索该品种的增产潜力,他把3.6公斤种子连同8年来的绿色追求和金色的梦一同播进了3.58亩玉米高产试验田。苍天不负有心人,“掖107×黄早4”创下了我国当时夏玉米亩产776.6公斤的最高纪录。这就是后来种植大半个中国的优良玉米杂交种掖单2号(1983年经山东省审定命名为鲁玉2号),行家称其为紧凑型玉米。从此,中国田野上刮起了一场绿色旋风,3亿多亩玉米地掀起了绿色革命!

  1982年,掖单2号又创出了亩产824.9公斤的高产纪录;后邓村万亩夏玉米平均亩产536公斤,比往年产量高出1倍多。1982年9月,在山东省玉米高产经验交流会上,李登海宣读了论文《掖单2号与夏玉米大面积高产》,受到科学家的好评。到了上世纪90年代,掖单2号年最大种植培养面积达2000多万亩,荣获国家星火科技一等奖。从1980至1994年,掖单2号等10多个优良紧凑型玉米组合累积种植2.5亿多亩,增产玉米100多亿公斤。

  掖单系列、登海系列紧凑型玉米的育成和推广,使我国玉米栽培理论和技术实现了5个突破:一是叶面积指数的突破。平展型玉米杂交种最大叶面积指数一般在3.5~4.0之间,而紧凑型玉米最大面积指数可达5.5~6.0。二是经济系数的突破。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经济系数一般很难能突破0.45,而紧凑型玉米可达0.55。三是种植密度的突破。平展型玉米密度一般不能突破4000株/亩,而紧凑型玉米可达5000~6000株/亩。四是在较高密度情况下单株生产力的突破。平展型玉米在4000株/亩的高限密度情况下,平均单株穗粒重一般不超过175克,而紧凑大穗型的玉米单交种“掖单13号”在6000株/亩情况下,单株穗粒重可达210克。五是高产能力的突破。平展型玉米杂交种产量很难突破700公斤/亩,而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可达到900~1000公斤/亩,高产能力提高60%以上。

  尽管掖单2号株型紧凑,穗大粒重,抗叶斑病,适应性广,但李登海非常清楚,它在高密度下的抗倒性并不理想,品质也有待改进。他谋划着把“掖107”等自交系重新改良,选育优良性状更集中、更能适宜不同种植区域的杂交种。

  1984年,正当掖单2号声名大震、在玉米家族里独领风骚之际,李登海手中一批新的育种材料初露端倪。恰在此时,胶东农村实行了“大包干”,农科队自然解体,李登海被调进莱州市科委。昔日的农科队伙伴,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去跑运输……李登海要么到办公室里品茶抽烟看报,要么重回黄土地继续搞育种。李登海选择了后者。“国外春玉米最高亩产已达1500公斤,我们得快赶快超啊!”

  当时还被某些人撇着嘴称为民办的“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大牌子,在李登海自掏腰包盖起的院门口挂了出来。这也是“杂交组合”,尽管只有4位“亲兵”,尽管还是个“皮包”研究所。

  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民办农业科技实体,莱州市玉米研究所1999年发展成为莱州市农业科学院,是中国最早的几家。其宗旨堪称辉煌:不向国家伸手,不向集体要钱,自负盈亏搞科研,把成果贡献给国家。

  中国农科界有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主儿,不过,代价实在是太沉重、太大了。

  搞育种首先得有地,承包后的村子再也不会划出一片专门的育种地供李登海“踢腿耍拳”了。怎么办?李登海咬咬牙,去求没当几天“城里人”的老母亲:“我把你老的户口再迁回村里吧,回去能分一块地。”深明大义的老母亲答应了,他回到村里以母亲的名义要地。当地有个规矩,按人口分“口粮田”,剩下的叫“责任田”,招标,谁出的承包费高就给谁种。招标会上,跳出一个起哄的,跟李登海叫价,他每加1毛钱,那人就加1分,许多人站在旁边看笑话。气得李登海直跺脚,眼泪唰唰地流。走投无路,只好到亲戚家租地,给人家包肥料,包管理,帮人家抓玉米高产。

  加代育种需要建温室。李登海自己动手挖了个地下室,才133平方米,有效面积仅53平方米。他想买下研究所旁边的几间上世纪60年代的场院屋,但几次请求,人家都不理。李登海专门写了申请:“当年居里夫人要求有1克镭进行研究,得到全世界的捐助。现在我只要求卖给我这幢房子改建温室,一生只要求这一件事,还不行吗?”

  有了地没有钱。“莱州市玉米研究所”挂起牌来,最大的资本就是李登海的脑袋,盖房子只能自己动手。从设计到打基础、砸石头、搬木料、垒墙、砌瓦……白天干了晚上干,一次不慎,一块木头从屋顶落下,砸到头上,鲜血直流。

  科研经费分文没有。上世纪90年代,他的竞争对手、后来的合作者——美国先锋种业每年的科研经费是4700万美元,民办科研机构是“经费全靠自筹”。李登海仅靠卖种子筹款。他的研究工作一年正常的经费支出需30多万元,每年在海南和山东为玉米套袋20多万个,逐个观察、记录、选择、分析,全凭人工。这样大的工作量、这样艰苦的工作条件,在当时世界育种界也算独一份。

  如今,李登海育种早已不是“单枪匹马闯海南”,他采用招聘、合作、合资等方式,广泛吸纳国内知名玉米育种专家,他直接组织、部署、协调,形成比以往更强大的科研育种攻坚力量,多出成果,快出成果。2006年,在海南岛300公里的海岸线处登海种业玉米育种实验站,育种基地发展到450亩,是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科研基地。建起了公寓化宿舍,吃住配套齐全。每年冬天,登海种业的育种技术人员都集中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加代育种。

  李登海无疑是最值钱的育种人,但他远不是最有钱的育种人。事实上,他是育种界吃苦受罪最多的一个人。

  常年超负荷的重体力劳动,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海南强紫外线的照射和潮气侵袭,他患上了多种疾病:心脏病、胃病、痔瘘、美尼尔综合征、脚气、中耳炎……他因痔瘘动过两次手术,每次都因术后休息不够而达不到治疗效果,以致后来出现严重肛裂、流血、大便失禁。美尼尔综合征患者必须静养,可李登海哪能离得开玉米地?虽然天天大把大把吞药,还是经常晕倒在试验地里。

  1991年7月,病魔终于把李登海摔了一个跟头——脑栓塞,住院抢救两个多月。语言障碍,他话都不能说。出院时医生嘱咐静养,可他为了研究不中断,马不停蹄地下了海南。

  李登海把一切献给了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事业。他豁上了性命,豁上了妻儿亲情,豁出了一切。他为社会创造了上千亿元的财富,成千上万的农户靠他的良种发家,逢年过节,以“不敬财神敬登海”为报答。

  这30多年来,李登海可谓是“得奖专业户”。有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届全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全国农村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国家科技星火一等奖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最高奖等,头衔和荣誉加起来得有几十个。奖金少的10多元,多的几万元,最高的达百万元,这些钱他一笔一笔都攒着,他要建立一项科学基金,以奖励那些为玉米育种和栽培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李登海每年都坚持用自育的品种设置10~20块高产田,通过良法配套反馈信息,不断修改育种方案。他种植高产田耕地如织锦、管理如绣花的精耕细作令人叹服。为使玉米一播全苗整齐茁壮,他播种时“精选种子,均匀一致;带尺点种,株距一致;开沟整齐,覆土一致;播前灌水,墒情一致”。他把夏玉米高产经验概括为两句话:“五分种,五分管。”

  在掖单2号实现亩产800公斤之后,李登海立即制定了亩产1000公斤的奋斗目标。但是,上世纪80年代培育的紧凑型玉米,其亲本之一黄早4严重感染叶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大隐患,要使产量再上新台阶,必须扩大种质资源,从培育抗病高产自交系入手。从1983年起,李登海从全国征集优良杂交种和自交系,每年都要套袋自交和杂交几万份材料,测配几千个组合。这是一项十分浩繁而细致的工作。他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套袋授粉,观察评比,每年从数万份材料中选出7~8个比较好的材料或组合。到1986年,李登海已拥有十几个优良自交系和20多个杂交新组合,亩产分别达到953和962公斤。

  他从全国征集的高产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中得到启示,平展叶型虽果穗大,但每亩密度超过3500株,就会发生秃尖、小穗和倒伏;紧凑叶型适宜密植,但果穗偏小。要实现亩产吨粮,必须发挥个体生产力和群体生产力两个优势,培育出既要果穗大、又要耐密植的玉米杂交种。李登海从自己丰富的“种质库”中精心组配,经过南繁北育和温室加代,1988年育成新组合“340×478(掖单13号)”。

  1989年10月5日,是莱州市农科院不寻常的一天。农业部原全国玉米专家顾问组的专家奚康敏、魏义章、吕繁德、高国良、吴道钧都来了,中国农科院及省内外有名望的玉米专家也来了。他们要对李登海的高产攻关田“三堂会审”。专家们测产验收一丝不苟,从早晨一直忙碌到掌灯时分,结果出来了。那份由验收小组组长、中国农科院玉米专家佟屏亚签字的《李登海夏玉米高产田产量验收报告》中的数字是:13块高产田全部采用掖单12号和掖单13号新品种。经严格验收复查:总面积14.999亩,平均亩产1008.598公斤。其中1.09亩,亩产达1096.29公斤。

  验收报告这样评价:“紧凑型玉米是80年代我国育种工作的突破,李登海的玉米高产纪录,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促进了作物栽培研究的发展,展示了我国玉米有很大的增产潜力,为玉米上一个新台阶指出了努力的方向。”掖单系列玉米杂交种,在超载的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孕育着一个新的崛起。全国玉米专家顾问组副组长魏义章说:“我在这里看到了玉米王国中一座巍巍耸立的高峰。”

  李登海的名字随着他培育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和高产纪录传遍祖国各地、大洋彼岸。在玉米生长季节,慕名而至、川流不息的人们都要看一看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玉米和他的高产田。有学习经验的,有索取良种的,也有开拓眼界的;有科学家,有官员,也有农民。他们在玉米高产田里久久伫立,最后无不叹服地承认:百闻不如一见。

  美国肯塔基农学院院长罗伯逊仔细观察李登海的高产田,详细询问了育种方法和栽培技术。罗伯逊认为,李登海的工作涵义深远,它指导人类战胜饥饿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它还给极少数人上了难能可贵的一课——东方的农业科学成就超越了西方世界。罗伯逊院长高兴地向他发出到美国讲学和示范的邀请。美国先锋种业东亚地区负责人参观之后惊叹:李登海培育的玉米,耐密性超过了美国;他看到了“中国真正的玉米生产水平”。

  面对着源源不断的参观人流和传播的信息,李登海的视野一下子拓展到山东全省以至全国3亿多亩玉米上。他脑海里闪现一个念头:把全国的玉米高产经验凝聚起来,应用到自己的高产田中;把培育的紧凑型玉米良种传播出去,在中国大地掀起一场绿色革命。

  1990年9月2日,农业部在莱州市召开全国玉米生产工作会议,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区)的行政领导和科技工作者共商发展玉米生产大计。经过充分酝酿,决定“八五”期间(1991~1995)在全国推广紧凑型玉米1亿亩,增产玉米100亿公斤,把莱州市建成全国紧凑型玉米良种生产基地。

  1996年,原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在烟台市召开“全国紧凑型玉米及配套技术推广会议”,决定在全国继续推广紧凑型玉米2亿亩,确定掖单系列玉米杂交种为重点推广品种。其中,掖单13号被11个省(市、区)审(认)定后,创全国年种植面积近5000万亩的纪录,被农业部列为“八五”、“九五”期间的主推品种。继“掖单”系列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李登海又育成抗病耐密、优势更强的登海1号、登海3号、登海9号、登海11号等“登海”系列新品种,通过审定后快速推向全国,成为跨世纪的主推品种。

  迄今(2008年),李登海选育的48个玉米品种,最大年份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农业部统计,1997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8%,山东省的70%),全国没有先例,世界也属罕见。

  2004年2月20日,是中国种业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掖单13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主要领导人亲自为李登海颁奖。这是紧凑型玉米推广以来获得的最高等级的科技奖励,也是对李登海30多年玉米育种工作的最大鼓励。

  2005年11月8日,亚太地区种子协会第二届年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种业界“南袁北李”双双获奖。袁隆平获“中国杂交水稻杰出研究成果奖”,李登海获“中国玉米产业重大贡献奖”。这是李登海在1995年8月获亚洲农业研究发展基金会重大奖励之后再次获国际奖,是亚洲乃至世界对他为亚洲玉米、世界玉米卓越贡献的充分肯定。

  2001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中国种子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李登海说:“加入WTO后,我们面对的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在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感受到了源于国际差距的压力。科技不发达,是一个国家落后的根源。中央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方针非常好。我们要应对国际竞争,必须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种业经济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据统计,全国粮食面积约17亿亩,作物类型多,播种面积大,常年用种量12.5亿公斤左右。据国际种子联合会统计,全球商业种子价值约300亿美元。中国种业的交易总额达45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同时,据亚太种子协会统计,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消费国,潜在市场价值400亿元人民币,约占世界的12%。如此大的市场容量是任何国家无法相比的。

  发达国家早已形成完整的种子产业体系,跨国公司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实现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整合,加快重组兼并步伐。加入WTO,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入一体,中国成为世界市场又一个发展热点,中国种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种子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用李登海的话来讲:“中国种业进入一个大分化、大改组的战国时代。”作为中国种业的中流砥柱,李登海再一次成为引领民族种业发展的领军人物。

  20世纪,世界范围内玉米高产研究属美国的先锋种业起步早,1933年就对玉米高产进行专项研究,而李登海与其相差39年,1972年才在村农科队里采用土法开始高产攻关,条件、技术等无法与先锋种业相比。然而,他创办的登海种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在国内有超越,在世界上也有超越,不仅要超越别人,而且要超越自己。超越不仅是否定别人,也要否定自己。唯有目标明确,矢志不渝者,才能在不断的超越中闪光。李登海说:“在国外的企业家中,我最欣赏比尔·盖茨,他是一名科技型企业家。我是搞科研的,多年的知识积累让经验丰富,形成一套完整的思路。企业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要不断地创新。人应该在他的事业中体现人生价值。我们有能力做民族种业的强者,积极参与世界竞争。我现在感到时间太宝贵了,我不怕死,但真希望多活几年,在有生之年育出更多新品种,将事业做大、做强,为我们国家作出更大贡献。科研无止境,人生追求无止境。将来我还要设立育种科研发展基金,为进行育种研究的人提供资金支持和精神鼓励。我希望别人超过我,同样我希望自己不断超过别人。”

  当世界最大的几家跨国种业公司——孟山都、杜邦、先正达、利马格兰、卡维埃斯等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布置品种试验,植根本土化营销时,登海种业完成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并在我国建立起了庞大的营销服务网络,其“登海”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树立了中国民族种业的品牌形象,具备了与国际种业巨头们竞争的实力。

  美国先锋种业到中国考察合作伙伴时,第一眼就看中了在中国占有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登海种业。早在1989年“掖单号”杂交种在日本首次试种脱颖而出时,先锋种业就注意上了李登海。据赴日考察的中国种子贸易技术考察团报告:“掖单13号、掖单12号、掖单6号、掖单7号分列向日本提供的81个玉米杂交种的前茅。其中,掖单13号的产量、抗倒性在三井公司的千叶圃试验基地都被评为第一,同先锋种业的P3352相比,生物产量每亩高出1135.95公斤,鲜籽粒产量每亩高出237.5公斤。”尔后,掖单12号、掖单13号种子连续3年向日本出口100多吨。先锋种业的专家专门来中国访问。当看了李登海的试验地之后,为李登海的研究和他们非常相近而震惊。先锋种业副总裁杰克·华生说:“李登海开创了中国紧凑型玉米育种的新时代。”以赶超世界领先水平为已任的李登海,特别留意他们对自己种子的评价——“水平相近”。对这个评价,李登海感到特别不安:“如果仅仅是‘水平相近’,以我国目前落后的育种技术,加入WTO,很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美国种业就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到时候,中美种业竞争就会在中国领土上展开遭遇战。”

  面对先锋种业抛来的合作“绣球”,李登海高兴地接了下来。他说:“跨国种业公司在经营理念、科技创新、品牌意识、服务观念和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于登海种业来说,与先锋种业合作,机会大于竞争。”他还分析到,跨国种业公司进入中国初期,主要依靠合作来熟悉中国种质生态、种业市场,并确定育种方向。通过合作,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双赢。基于强烈的民族种业意识,李登海在合资谈判中提出3个条件:一是中方必需控股,二是先锋种业必须带进先进的种质资源,三是先锋种业必须带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先锋种业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合作原则是独资或者控股,与登海种业合资占49%的股权,是先锋种业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

  2002年11月,李登海和先锋海外公司副总裁汀·奥斯雷先生签署了合资协议,宣告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408万美元,中方出资208万美元,占51%,外方出资200万美元,占49%。这是当时中外最大的玉米种子企业联合,李登海任董事长。他说:“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充分利用先锋种业先进的生产技术、优良的种子胚胎和崭新的营销理念,使登海种业成为在研究、生产、示范、推广、服务、品牌和公司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代表,进一步提高中国种子生产、加工与包装、技术和服务以及农民使用种子的科技含量,为中国农业进步和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作出贡献。”

  成功给李登海带来了崇高的威望。那年李登海出访美国先锋种业时,对方以国家议员的规格接待了他。李登海看着五星红旗升起时,心中久久难以平静。他对大家说:“这不单单是竞争对手对自己三十多年奋斗历程的认可,更是一个世界玉米强国对中国种业技术和种业法规的尊重。”

  登海种业实现产业化经营,资金瓶颈如何突破?在有关人士的建议下,李登海开始探索资本运营途径。2005年4月18日,登海种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一个农民带着一个由农民组成的企业,昂首走进了国内资本市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日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

  通过上市,登海种业募得资金3.5亿元。这笔巨资对急于拓宽发展空间的登海种业无疑是雪中送炭。更为重要的是,登海种业的业绩也证明了这是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其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排在1370多家上市公司的前10位。这对登海种业意义重大,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资本运作的完美融合,也成就了李登海个人财富的最大化。随着登海种业上市,“中国紧凑型玉米育种之父”,第一次被资本市场衡量出身价。作为中小板和询价发行以来的第一高价发行股,登海种业股价最高攀升至25.76元,全天成交均价24.36元,收盘23.91元。仅以收盘价计算,李登海的纸上财富已达11.84亿元。央视《晚间新闻》称他是“中国最富有的科学家”。从这个层次来说,李登海产生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登海种业是李登海创建并发展起来的科研型企业,致力于玉米种子科研生产。2004年登海种业主营业务收入2.97亿元,业务利润1.54亿元,毛利润51.91%,其中玉米种子收入占90%以上。2008年中报显示,登海种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2亿元,净利润4995.5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0.72%、522.49%。

  作为登海种业的创始人,李登海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公司8%的股份,还通过第一大股东莱州市农科院(李登海拥有82.99%的股权)间接持有登海种业48.27%的股份。

  玉米自16世纪初叶传入我国至今,种植培养面积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但直到2006年,我国的玉米单产不过352公斤,排名世界21位。

  叶片由平展变为上冲,以适宜密植,大大增强光合势能而达到增产目的的掖单、登海系列紧凑型玉米的问世,使我国的玉米生产汇入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大潮。新华社报道,李登海等的卓著贡献,“标志着我国玉米良种培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为了实现我国由粮食大国向粮食强国的跨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005年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超级玉米育种计划的建议。但此玉米非彼玉米。超级玉米并非是高秆大穗的巨无霸,它应有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高产。具有亩产达到1000~1400公斤以上的高产能力,超出本生态区域玉米生产平均产量3倍以上的高产能力。二是优质。达到国标二级以上。三是广适。适合在同一生态区的不同地区种植。四是多抗。高抗倒伏,具有在生长后期至少能抗9级风、阵风10级的能力,并具有抗多种病虫害的能力。五是制种产量高。种子亩产量达400公斤以上。

  2007年,登海种业《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项目首次被科技部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这是登海种业继1996年被科技部、国资委等定为“国家玉米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后,由企业主持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玉米科研项目。

  李登海玉米高产纪录从每亩500公斤到700公斤,花去了8年时间;从7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又用了4年时间;而从800公斤跨上1000公斤的台阶,差不多又用了8年时间;从1000公斤攀登到1400公斤,整整用了16年时间。

  李登海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并引领了我国紧凑型替代平展型的玉米育种方向,率先将紧凑型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相结合,开创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先河,走上利用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进行高产攻关的玉米高产道路。他首先提出利用紧凑型玉米是开创我国玉米高产道路的有效途径的理论,并总结了“以紧凑型玉米品种为核心,以播种为基础,以密度为保障,以肥水调控为重点”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路线,丰富了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理论,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种质与技术体系创新。在加强优良种质扩增的基础上,集成和优化现有玉米育种技术,构建种质创新技术平台,建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二是品种创新。通过提高选择压力,选育对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适应性强且株型紧凑、雄穗适度、茎秆坚韧、叶间距适当拉开、根系发达的高配合力自交系,进而培育出超级玉米新品种。三是栽培理论与技术创新。围绕超级玉米的种植密度、肥水需求规律和种植模式进行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创新,为实现超级玉米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从1972年始,李登海在36年间,以每年3至4世代的育种速度开辟着中国玉米育种的创新事业,总结出“紧凑株型+高配合力”的玉米育种理论。截至2007年底,已选育出一批优良的紧凑型玉米自交系和10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其中48个通过国家、省级审定,获得41项植物新品种权和11项专利,是我国拥有审定品种和植物新品种权最多的农业育种家。他选育的107自交系及掖单2号杂交种、478自交系及掖单13号和超级玉米自交系及系列杂交种,成为紧凑型玉米育种的3个阶段,即紧凑型玉米、紧凑大穗型玉米、超级玉米的里程碑,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同时期对农业增产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登海选育的众多自交系被国内科研院校和育种单位采用,形成了遍布全国的衍生系及其杂交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由登海系列自交系或衍生系组培育成的玉米杂交种达到200多个,仅用478自交系及衍生系组培的杂交种就达到160多个,目前国内种植培养面积最大、社会效益最高的郑单958就是其中之一。另外,户单、东单、川单等杂交种被广泛地应用于玉米产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在生产上推广面积已达12多亿亩,增产玉米1000多亿公斤,创社会效益1000多亿元。

  此外,为充分的利用黄淮海区的光热资源,李登海率领创新团队开展了小麦、玉米一年两季创高产栽培研究工作,连续16年一年两季亩产突破吨半粮,实现了从1亩地养活1个人达到了1亩地养活4个人。

  站在峰巅之上,李登海有成功后的喜悦,也有审时度势的冷静;有“名人”带来的烦恼、压力,更有向更高目标进击的壮志雄心。

  资料表明:当今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先锋种业创始人华莱士,世界春玉米1548公斤高产纪录保持者;一个是李登海,世界夏玉米1402.86公斤高产纪录创造者。虽然两者之间有许多不可比因素,但差距是存在的。对李登海来说,这差距就是最具诱惑力的挑战。

  胼手胝足、带着满头玉米花子的李登海,凭常人很难来想象的意志和拼劲闯进科学殿堂,摘取了绿色皇冠上的珍珠。“开拓于世界,造福于人类”,他又打点行装,抖起精神,进入世界级的较量场,向着玉米王国的“珠穆朗玛峰”挺进!

  玉米这种作物,所需的养分是吸收太阳的光能同化而成。而李登海,是靠燃烧自己的生命去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