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总量在全省同行业中位居前五名助力中国农业腾飞

全国招商代理热线:0451-85834588

淘金网网址
全国招商代理热线:0451-85834588

手机:13804543993

传真:0451-85834588

地址:黑龙江省五常市葵花大街465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淘金网首页:种业振兴既是科技的振兴也是市场的
更新时间:2024-05-08 01:30:39 | 来源:淘金网网页版 作者:淘金网网址

  10月17日,北方最大的国际种业博览会——2021天津国际种业博览会开幕。

  10月18日,以“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 种业振兴 北京先行”为主题的第二十九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在北京园博园开幕。

  10月23日,以“兴种稳粮保安全,固本强基促振兴”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十八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济南开幕。

  一周内,仅是北方,就召开了三场种子大会。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博览会聚集成农业的“硅谷”,来自全国各地的种子人,正于一粒粒种子中感受着国产种业的崛起,而品牌建设也逐渐生根发芽。

  从全球来看,国内有些品种有些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任旧存在差距,如玉米大豆单产,如规模养殖的生猪、白羽肉鸡,蔬菜进口占比也较高,这些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体现了种业存在的问题,对标农业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

  今年7月9日,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这是党中央继1962年出台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再次对种业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是我国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全国农业种子资源普查行动、新一轮的畜禽改良计划、国家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规划、国家新修订水稻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随着系列重点工作紧锣密鼓逐步展开,多地积极行动启幕。

  北京提出打造“种业之都”“农业中关村”,将连续实施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5年,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山东济南全力打造“北方种业之都”,推动形成“一个小镇、一个园区、四大平台、五大中心”的种业发展新格局。

  此外,天津、安徽、甘肃、宁夏等地也都纷纷出台种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包括重点推进水果、牧草等种子资源研发和攻关,加大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力度,推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

  科技问题,在于缺乏完善的现代育种体系。对比来看,国外主要是企业育种,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品质有保障;我国大多仍是课题组式育种,组织化程度低,多数种企盯着推广而非研发。此外,主流的基因编辑技术被国外控制,我国在基因编辑工具、全基因选择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原创能力不足。

  诚然,种业投入大、风险高、专业性强,因此,需要“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任何一方缺位都不能说种业实现了振兴。要解决创新主体错位问题,育种企业和科研院所要形成创新共同体,加快育种资源、人才、技术在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按需流动。要培育帅才型的育种家,有效整合科研资源,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广揭榜挂帅机制,调动科研机构、优质企业科学技术人员种业创新积极性,力克种业本质上的技术难题。

  市场问题,则是亟需强势的种业品牌,这其中既包括企业品牌,也包括区域品牌。

  从企业品牌角度讲,目前的现实是,国内的种业企业与国外巨头相比,实力仍相距甚远。目前,拥有研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国内种子企业不到总数的1.5%,绝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在其销售额的1%,甚至不及1%。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A股市场上,以隆平高科和荃银高科为代表的10家主营种子的上市公司,2019年末研发人员合计1048人。孟山都科研团队是这10家公司合计数的约20倍。

  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大北农等种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虽然在国内的知名度很高,市场占有率也高,但从长远看,并购整合是种业振兴重大战略方向,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排名靠前的种业巨头,并购策略一直贯穿其发展路径。同样的,我们只有打造民族种业的航母才能具备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在种企品牌群雄林立的局面之外,种业区域品牌尚为一方宝藏之地。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不稀奇,但种业区域公用品牌却仍少见。在各地争创“种业之都”“种业硅谷”的热潮下,以区位优势为基本认知,整合地域资源来打造种业区域品牌,可谓恰逢其时。

  从市场现状看,有新闻媒体报道称,种子企业高峰时数量超越8000家。原农业部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持证企业4316家,比5年前减少一半,但即便如此,“多、小、散、弱、乱”的局面仍需寻找力量来扭转。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的农业主导产业中,由农业相关组织注册控制,并授权由若干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是依托当地优势主导产业而建,具有超越一般品牌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类比来看,对于有着育种、制种优势的地域,打造种业区域品牌存在着小种子公司叠加也很难达到的市场效应。

  一是有了政府的参与及背书,种业能更加规范化发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净化种业市场。以玉米为例,有专家预测,随着消费升级,玉米供应缺口或将长期存在。提升玉米育种技术,发挥品种增产潜力,是种业翻身仗的重要内容。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国内近千家玉米种企千军万马搞科研,不仅育不出新品种,反而造成行业内卷,一些生存艰难的中小种企便不惜冒险去侵权,进而形成了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

  在酒泉,正规玉米种企制种面积大约有11万亩,其余约10万亩系个人无证生产,后者基本都是侵权生产。面对大面积侵权,大型种企的维权行动更是道路险且阻,不仅要考虑对制种农户的赔偿,很多时候甚至连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

  区域品牌对于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扭转,在于是政府来牵头创建有公信力的品牌,品牌的背后凝聚的是一个地域对产业向好发展的最高承诺。打造种业区域品牌,不仅是提升我国种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也是地方政府培育种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提升地域文化知名度、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当地农民收入的必经之路。

  二是小规模种企可以以种业区域品牌为中心点,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找到共同对外宣传的代表区域的名片。

  一个区域内某个产业的发展形态趋势,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在种业区域品牌建设中,政府发挥着很重要的搭台作用,通过区域品牌的引领,结合一体化协同推广,可以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市场资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一方面为地方种业发展提供背书,同时,推动种企在发展中不仅要考虑自身盈利,还要通盘维护整个地域的种业形象,形成相互的促进作用。

  政府配置资源,市场整合资源,种业区域品牌的建设可以最大化各种资源的利用度,无论是源头的育种,还是后端的销售,对于亟待振兴的种业,区域品牌的潜力都是值得期待的。

  值得注意的是,种子区域品牌与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品牌存在一定的差异,绥化鲜食玉米、海伦大豆、肇州糯玉米等是基于商品形态的农产品区域品牌,与育种、制种端所讲的种子不能混为一谈。以玉米为例,从销售价格上来看,商品玉米一块左右一斤,种子则一般超过30元/斤。商品玉米和玉米种子分属于不同的市场,商品玉米打造品牌,价格大大增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会有所提高。玉米种子则主要受玉米种子供求关系的影响。

  中国豆种看山东,山东豆种看嘉祥。山东嘉祥,大豆种植历史悠远长久,具备大豆种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条件和群众基础。近年来,嘉祥县把发展现代种业作为引领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以品种选育为抓手,围绕用什么样的品种、产什么样的种子、农民乐意接受、利于产销对接这一核心,将品牌打造写入国家园区建设及制种大县奖励资金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区域品牌战略,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团队策划打造了“嘉祥豆种”区域品牌,申请注册“嘉祥豆种”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品牌及宣传体系;在园区核心区建设种业科技文化长廊等,开启了种业区域品牌打造的新篇章。

  “仓禀实、天下安,嘉祥豆、甲天下”。目前,嘉祥立足大豆种业产业优势,以“嘉祥豆种”区域品牌为总引领,圣丰、华亚、祥丰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品牌蒸蒸日上,走出了大豆振兴、种业振兴的新道路。

  而在甘肃张掖,种业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也正日益显现。全国每两粒玉米种子中就有一粒产自张掖。早在1989年,张掖就被确定为全国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13年,张掖市及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成功注册“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国内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为了推动现代种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张掖市树立品牌意识,全力打造“张掖玉米种子”区域品牌。制定《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张掖玉米杂交种子地方品质衡量准则》《张掖玉米杂交种质量规范》,积极推动企业组织玉米种子贴标销售工作,“张掖玉米种子”贴标率达19.4%,累计贴标销售品种达200多个,种子芽率和纯度分别提高到95%和97%,两项指标均超过全球品质衡量准则。“张掖玉米种子”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商务厅等6家单位授予“绚丽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100张名片”最具影响力甘肃特产称号;国内第一部聚焦种业文化的纪录片“种业中国·张掖故事”横空出世,聚焦张掖展示民族种业,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张掖玉米种子”入选《“甘味”知名农产品目录》,获得“甘味”农产品品牌“特别特”称号,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首次认定的2019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成为全国3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唯一的种业品牌,这一系列成果更加提高了张掖种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种业区域品牌的打造一直在探索中,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近期,“昌吉玉米种子”区域品牌也正式对外发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优质的种业区域品牌问世。

  种业区域品牌既是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大范畴内,也是与现在正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区域品牌的前后呼应,有了好的品种,才有好的品牌,同理,有了好的种业区域品牌,也将为区域内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农产品保驾护航,可以说两种品牌是环环相扣。

  “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6年前,三个转变为我国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品牌指明了方向。现如今,又迎来了“打赢种业翻身仗”的新使命。种业区域品牌的打造,品牌与种业的碰撞,开辟了品牌强国、种业强国的新融合发展道路,未来可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