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总量在全省同行业中位居前五名助力中国农业腾飞

全国招商代理热线:0451-85834588

淘金网网址
全国招商代理热线:0451-85834588

手机:13804543993

传真:0451-85834588

地址:黑龙江省五常市葵花大街465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淘金网首页:禾下乘凉说隆平
更新时间:2024-05-08 06:03:12 | 来源:淘金网网页版 作者:淘金网网址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把还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太阳晒起来,我和我的同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众所周知,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著名的“禾下乘凉梦”。9月7日是袁隆平91岁诞辰日。在袁隆平去世3个多月后,这个梦正在变为现实。

  8月28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公布消息,今年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的15亩巨型稻获得成功。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副主任陈杨朴现场解说,巨型稻高度2米左右,是常规稻的两倍,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网友“含泪”点赞:“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成真了。”

  “从此后,稻花香里/无需说丰年/只说隆平。”这是袁老去世后,作为曾在西南大学宣传部门工作多年、多次零距离接触袁隆平的校友,我写给隆平学长的一首诗里的句子。早在媒体宣布巨型稻试种成功的消息前,8月17日,我就冒着40℃高温,驱车一个多小时,迎着稻香走进了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的长虹村。

  他祖籍江西,于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年少时,袁隆平一家辗转于各地,北平、天津、江西、湖北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身影,而重庆则是他青少年时代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1939年,冒着抗战硝烟,袁隆平一家沿长江逆流而上来到重庆。随后几年,袁隆平先后在重庆龙门浩中心小学、复兴初中、赣江中学、博学中学读书。1949年,他考入重庆北碚的相辉学院,这是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后重庆校友创办的私立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该校并入新成立的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袁隆平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本科毕业后,到了湖南江安农校当教师。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江安农校并不是袁隆平工作的第一站,他第一次走向社会,是在当时的四川大足县,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大足区。

  在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的《袁隆平口述自传》一书中,袁隆平回忆说:“我觉得既然学了农,就应该学以致用,为农民、为国家做点事。1952年,农学院的学生也要到农村去土改,那是真正深入到农村,住在农民家,这时才知道真正的农村是又苦又累又脏又穷的。那时候我是有点雄心壮志的,看到农民这么苦,我就暗下决心,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简单说就是把土地分给农民。这对农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当时的大足县万古镇莲花庵(现在的莲花村)村民们也盼着早一天分到土地,可是村里没几个人识字,工作很难开展。这时,“上面”派来一个工作组驻村指导,其中就有袁隆平。曾在“土改”时和他共事的卢中明老人告诉我,袁隆平在这里干了三个月,主要是帮忙填表格、做统计、搞宣传,还根据政策支招如何分地。当时,生活和办公条件都很艰苦,袁隆平白天在莲花庵办公,晚上就住在村民家里。

  “这人很肯干,从不推诿耍滑头!”卢中明说,“我们有什么不懂的,一去问他,基本都能得到满意答复。工作队的人都很喜欢他,老百姓也很喜欢他,喊他袁大学生。”

  卢中明还回忆起这样一个难忘的细节:那年冬天,大足下了整整一晚大雪,由于天气原因没法干活,有人担心完不成任务。袁隆平知道后叫上两名队员,二话不说冒着大雪到了田间地头,直到把统计表做好交到负责人手中。村民及时分到了土地,心里乐开了花。

  大足区的拾万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古被誉为“大足粮仓”,“拾万香米”远近闻名。2017年,大足区决定在此基础上,将拾万镇建设成集“水稻品种展示、水稻科技推广、水稻科普教育、稻米文化传承、稻田艺术展示”于一体的“稻香文旅小镇”。但区领导清楚,没有强劲的科技支撑,这样的梦想根本没办法实现。他们萌发了这样一个念头,基于袁隆平曾在大足参加 “土改”这一历史情缘,能否请他来设立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为了达成这样的愿望,大足区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像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一样,三次派人前往长沙拜访袁隆平。

  2017年10月,拾万镇党委书记何圣春带队第一次赴长沙拜访袁隆平。果然,袁隆平对60多年前的“土改”记忆犹新。听了拾万镇发展优质水稻产业的想法,他十分高兴,当场题赠“拾万稻米香,百姓奔小康”,并初步同意设立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

  2018年7月,时任大足区委书记章勇武、区委组织部部长王志带队再次赴长沙拜访袁隆平,聘请他为大足区现代农业发展总顾问,并商议院士工作站建设内容等事宜。当听说上世纪90年代“再生稻”“双千田”“水厢小麦”就被誉为“大足三绝”,“双千田”还获得过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时,袁隆平十分高兴,欣然接受大足“现代农业发展总顾问”聘书,当即安排专人对接建立专家工作站等事宜,并亲笔题赠“拾万香 香万里”。

  当年8月,大足区副区长钱虎再次带队拜访袁隆平,敲定了五彩水稻节暨袁隆平重庆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活动方案。

  9月16日,袁隆平重庆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仪式在拾万镇长虹村举行。虽然袁隆平没能亲临现场,但还是发来了视频和亲笔贺信。在视频中,袁隆平深情地说:“我曾在重庆求学11年,大足是我工作的第一站,这里是我追求梦想与事业启航的地方工作站的成立,让我又有机会为这片牵挂已久的土地服务,今后我将率领专家团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立足重庆大足,服务大西南,以水稻新技术探讨研究、新成果推广应用为重点,着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三农发展”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2018年12月,为鼓励大足拾万“五彩田园”建设,袁隆平亲笔题赠“重庆隆平五彩田园景区”,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

  2019年1月,袁隆平安排人员将100公斤超级稻“超优1000”种子赠予拾万镇并试种103亩。当年8月29日,经重庆市农科院组织专家现场测产,平均亩产达903.9公斤。据技术员介绍,该品种在国内水稻优势基地的亩产量为1000公斤,而大足当年能在阴雨绵绵的天气环境下收获这样的产量,已非常了不起。消息传来,袁隆平十分欣慰,结合当地土壤特点,两天后就亲笔写来“大足硒锶”的题词,为自己人生中工作的第一站站台。

  听着袁隆平的故事,我在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巨型稻项目技术专家罗志强等陪同下,亲身感受巨型稻。

  为验证巨型稻下能否真的“禾下乘凉”,我脱掉鞋袜,光脚走进田里。此刻,白花花的太阳还在头顶,进入“谷林”却瞬间感觉“遮天蔽日”,顿生清凉罗志强也钻了进来,拉开卷尺一量,“2米2!”罗志强说。在“巨型稻”面前,我发现了自己是真“矮”。

  “这么高,遇到大风会不会被吹倒?”我在现场电话连线了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院长何光华。他告诉我,巨型稻的成功,表明袁隆平院士新型杂交水稻技术路线的成功。让水稻“高产,高产,再高产”是袁隆平的不懈追求。早期杂交水稻主要是矮秆、半高秆,从生物学角度,进一步增产是有限度的,要想进一步提升产量,就必须在“株高”上做文章,以提高水稻的“收获指数”。但是,以前曾经尝试过的高秆水稻抗倒伏性不强,而巨型稻的成功就在于破解了高秆的倒伏性。

  罗志强介绍道,根据力学原理,稻谷这种空心秆所能承受的压力与其高度成反比,稻秆越高,就越容易倒伏。因此,袁隆平团队利用优势强大的亚种间组合,使巨型稻的根系变得十分发达,结穗时,稻穗下垂使重心下降,加上茎秆非常坚韧、基部节间短粗,使得稻子“脚重头轻”。这样多管齐下,就选育出了高度抗倒伏的超高产组合。

  不仅如此,与普通水稻比,巨型稻还有别的诸多优势:由于硬度好,韧性强,秸秆可当作编织物,编织手工艺术品;当作稻草还田,是不错的有机肥;还可以作饲料,是喂牛的好食材;更适宜田间造型,开发“稻梦空间”艺术田园;株型高大,叶茂且冠层高,为蛙、鱼和泥鳅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综合养殖效益倍增。所以,袁隆平曾表示,巨型稻或将开启第三次绿色革命。

  参观完巨型稻,我爬上稻米造型的观景台俯瞰整个园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尽收眼底,田里照样是稻谷,但却五颜六色、形态万千:有耕牛、飞鸟、祥云、花卉、粮仓、农夫,还有大足石刻的“养鸡女”,有城楼和飘扬的国旗,有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标识图案最亲切的形象出现了,“袁隆平”正在稻田里拉着小提琴。

  园区周边,是一处处崭新的白墙青瓦农家小院,好一派美丽和谐的乡村图。观景台正前方小山坡上矗立着红色的袁隆平亲笔题词“天下大足,醉美乡村”,恰似这幅画的标题。